短篇小说是十八世纪前中国文学的主要文学样式之一,十八世纪以来渐趋式微。1906至1916间,短篇小说再次崛起。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界对短篇小说的复兴作了种种解释,这些解释大多强调职业小说家与二十世纪转捩期迅速发展的上海出版业(如:林培瑞1981,陈平原1989,袁进1993,于润琦1997)以及对欧美短篇小说作品大量的翻译介绍之间的联系(如:陈平原1989)。这些解释就其本身而言是很有说服力的。美中不足的是,对十年间短篇小说艺术造诣的源泉,即作者的创造力,涉及不多。
因而,笔者论文的宗旨即在探讨小说创作(poiesis)因摆脱对作品与现实关系的狭隘界定的束缚所产生的活力。笔者注意到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周树人(鲁迅),叶圣陶,徐枕亚、苏曼殊、周瘦鹃、包天笑等,在作品中常常倾心于摹写某一种心态而不是着重于结撰故事情节;这是对晚明话本小说和晚清章回小说关注情节的逆转(对于这个逆转现象论文将作进一步的阐释)。这一观察对笔者有很大启发。
论文还将讨论晚清时萌发的新文学史观及其倡导者,黄人、王国维、徐念慈。尤其是黄人,是文学观革新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家,他主张摒弃涵容所有文学样式的传统“文”的观念,接受西方“美文学”(belleslettres)文学观,即文学作品的主要观照是美或情感因素(OxfordEnglishDictionary)。促成短篇小说创作繁荣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文学艺术创造理论的发达(见1910至1919年间周树人(鲁迅),管达如,吕思勉的有关论述),新的创造包涵了小说世界的虚构性,即小说世界发源于作家的艺术想象力的见解。在有才华的作家的笔下,新文学观、创造观自然而然会引向崭新的小说世界的建构:作家一经摆脱陈腐的美学规范的桎梏便能自由地营造自己的作品,创造自己的个人的象征符号,重新组建时空秩序,展现自己的文学风格。从1906年到1916年十年间涌现的大量作品中,笔者选择了一个晚清作品,四个民初作品作为参照,以分析介绍吴沃尧、鲁迅、叶圣陶、周瘦鹃、叶心一等重要作家的创作方法。